鳥兒生態....

~綠繡眼築巢於水蜜桃樹~

綠繡眼常被稱為〝青笛〞或是〝青笛仔〞,乃是取其綠色的形態與生態而得名的。在台灣分布於低海拔至平地,但在拉拉山高海拔1000公尺以上也有。聽到其優美的鳴唱,鳴聲輕細動聽,清朗而帶顫動。繁殖期以外幾乎群棲,常幾隻或十餘隻集群覓食,以花蜜、昆蟲、漿果等為食。並以植物纖維築精巧的深碗形巢,外壁常以蜘蛛絲、苔蘚編織而成,營巢於樹枝分叉處。成鳥約長10公分,清脆的綠色由頭部、背部延伸至尾部,在喉部有較明亮的黃色,眼框周圍為白色,故名為綠繡眼,喜歡成群的活動。體型相當小巧,經常在樹梢跳躍,啄食昆蟲、果實,亦食花蜜。叫聲「啾、啾」真好聽。

繁殖: 綠繡眼每窩產蛋2~4個,蛋為白色或淡青色,孵化期11~13天當繁殖季節來臨的時,綠繡眼會在樹枝上築巢繁殖後代,會以植物纖維做碗形巢,有時會以蜘蛛絲來加強固定牠們的小窩。成島交尾中築巢〈5到8天〉→產下2一4個卵→孵卵(以雄鳥為主,10至14天)→孵化後集中育雛(10至14天)→雛鳥離巢後,親鳥餵養 (至少一週)→腳趾由紅逐漸轉為鉛灰色。白色眼圈羽長齊 (雛鳥約20日齡出現白色眼圈羽, 10天後長齊) 。開始適應群居生活→9、10月換羽。上列各階段需時之長短依環境及卵產量的影響。
資料來源:綠繡眼特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