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水紅樹林
淡水紅樹林多達數十種豐富物種,也是台灣最具規模的溼地生態保育區,每年7、8月左右,紅樹林的水筆仔就會開滿白色的小花,在一片綠油油的海上森林中。水筆仔為紅樹科胎生植物之一,生長於河口區域、淡鹹水交匯處,河海交會口之紅樹林具有固土防潮等保安功能。退潮時泥灘地可見許多招潮蟹和彈塗魚,過去數年也曾有大批的鷺鷥鳥棲息。如此典型的河口生態體系,更為生態教育與科學研究上極珍貴的資源。
淡水河挾帶泥沙在河口附近成許多沙洲,披覆著片片「水上森林」,這就是有名的水筆仔樹林。水筆仔是胎生的植物群,樹林中蘊藏著豐富的魚蝦,常吸引水鳥覓食,因為甚具生態價值,而被列為自然保留區。目前在紅樹林車站設有景觀台可眺望紅樹林,而且縣政府
在紅樹林至淡水的捷運線間也規劃有自行車專用車道,可以輕鬆優閒地欣賞自然生態之美。
水筆仔為常綠闊葉亞喬木,可生長在淹水的淤泥上,高可達五公尺,葉對生厚革質 長卵形,長約 15公分,夏季開花呈白色。種子成熟後在母樹上直接發芽,往下長出胚根,長可達30公分,形如毛筆故名「水筆仔」。幼苗成熟後,大多可以垂直掉落插入淤泥中,再長出葉片,因此可以說是一種「胎生」的植物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