柚子茶
柚子茶又名水果茶,每到重陽節過後,食用的文旦柚產期已接近尾聲,然而製造柚子茶的『西施柚』、『斗柚
』、『白柚』才開始成熟,一年生產一次:取成熟的柚子,用特製的尖刀挖個洞,取出種子丟棄,再取出果肉
,混合茶葉、檸檬、佛手、琵琶葉、薄荷草、陳皮攪拌後,塞回柚子的皮內,用繩子綁好,經九蒸九晒壓製加工,最後在木炭慢火燻製下完成。



苦茶油
  苦茶子取自高山曠野的「苦茶樹果仔」,經壓榨的油名『苦茶油』,雖名為苦茶,「油」卻絲毫沒有苦味,且芳香甘潤,但苦茶油卻比黃蓮要苦上十倍,故名為「苦茶」,屬山茶科,每年開花結果一次,重陽節後採收期,晒乾去殼、搗碎、蒸熟後壓榨出油,經過濾沉澱而成。


北埔柿餅

北埔柿餅是聞名全省的產業之一,同時也是當地居民賴以維生的行業,自從農委會與北埔鄉農會合作在北埔南埔村展開「富麗農村」農業生態休閒文化園區計畫以來
,藉著計畫的推行,有機農業的推廣、農村生態、文化維護,以及產業觀光導向新契機。
北埔鄉約有120公頃的土地種植石柿,從產、製到銷售都是一貫作業,因此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下旬的柿子產季,從街頭到巷尾都可以見到削柿製餅的人家,只見黃橙橙的一片,四散著柿香味。


公館福菜
  苗栗縣是台灣最大的芥菜產地,其中公館鄉的產量又佔了大半,同時也是全省最主要的芥菜加工產地,產品包括福菜、酸菜、梅干菜等,一年產量一千兩百多噸
,佔全省市場的五分之二,「福菜之鄉」實至名歸。
  「福菜」原來叫做「覆菜」,這是因為存放福菜的的時候,醬缸要倒「覆」著放的意思。芥菜是客家人做醬菜的好夥伴,除了福菜之外,把芥菜醃漬3、4天就可以變成「酸菜」,把福菜的葉子部分曬乾又可以變成「梅干菜」,客家人做醬菜的創意真是千變萬化呢!

客家板條

  客家板條是以在來米跟地瓜粉調製後,在炊熟後切條,板條是客家的特產,只有高雄的美濃
  和新竹的新埔才有,各有特色。製作粄條的技術隨著客家移民從廣東傳入台灣,製作板條的   
  原料以在來米最佳,並混合少許太白粉調成米漿放入淺盤內蒸熟,口感滑潤且耐煮不易斷。
  烹調加入厚油高湯、青菜、薄切肉片,水滾即成,吃客家板條,最好加點烏醋,酸酸的滋味
  ,讓板條吃起來更有味道。


 

 

 

北埔膨風茶文物館(北埔第一棧)
新竹縣北埔鄉水際村麻布樹排31-1號
電話:03-580-1126 、傳真:03-580-1518

網址:www.5657.com.tw/kcft

 

    網站規劃:勝泰我樂我吃網
    網址:
www.5657.com.tw 
〈版權所有、轉載必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