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霄,舊名「吞霄」,原是平埔族道卡斯族「吞霄(Tonsuyan)社的居住地,日據時代改為今名
。通霄設庄,原屬於新竹州苗栗郡。通霄位於台灣西部濱海的縱貫公路上,1895年,日本接收台灣時
,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近衛師團由台北南下時,曾駐紮於通霄,地方人士建造「通霄御遺跡地紀念碑
」。後來促成了通霄神社的建立。
通霄虎頭山公園設有二等及三等三角點基石各一顆,及展望亭,供遊客眺望通霄海岸風景。虎頭山,又名「旗山」,舊稱「虎嶼」,可眺望通霄外海的海潮波瀾,昔有「虎嶼觀潮」的美名,被地方詩人墨客列為通霄第一勝景。
虎頭山公園標高93公尺原名虎嶼,是台灣西海岸很近海岸線的一座山,位於苗栗縣通霄市區的旁邊,稜脈自市區北側向北延伸至白沙角,也是東北季風的天然屏障,虎頭山形如猛虎仰首,所以「虎嶼觀潮」自古就被地方詩人墨客列為通霄的第一勝景;虎頭山位於西濱公路旁,由通霄火車站前到山腰的通霄神社約10分鐘,通霄神社位於山路的中途非常位置明顯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