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的元宵節,北天燈(平溪天燈)、南蜂炮(鹽水蜂炮)還有中磅龍(苗栗火旁龍),都是全台灣民眾最期待的活動。所謂的磅龍,就是用鞭炮來炸龍,苗栗地區都在每年元宵節後會舉辦磅龍活動。磅龍的由來,是在以前大多數的客家人都出外打拼工作,每年過年回家團聚,在元宵節前三天逐漸開始舞龍慶賀、踩街遊行,精采的舞龍陣仗和各種民俗藝閣繞境表演,祈禱神明降福給親戚朋友,然後元宵節過後才算是過完農曆新年,為了要讓舞龍精彩熱鬧,慢慢的變成了大家同樂的炸龍活動。第一條長龍在震天價響的鑼鼓聲中出發了!跟在它後面的是兩三個藝陣,接著又是一條長龍和兩三個藝陣。遊街的舞龍仗陣和各式各樣的藝陣表演,就依這樣的模式,像鎖鏈般綿延不絕。
磅龍六部曲
糊龍→祥龍點睛→迎龍→火旁龍→跈龍→化龍升天,為『火旁龍六部曲』各有其不同之文化意涵
:『糊龍』由龍主取材製龍,於元宵前完成。『祥龍點睛』祈求天神賜降神靈瑞氣,附於龍身,藉神龍繞境參拜,護祐蒼生。『迎龍』客家人咸信「神龍」登門參拜,等於「神明造訪」能為地方消災,給家戶帶來好運。『跈龍』(跟著龍走)帶來平安吉祥。『火旁龍』龍愈火旁愈旺,迎龍時燃放鞭炮,有恭迎神龍的靈氣驅邪納吉之意,一方面慶賀助興,一方面增加年節熱鬧氣氛。『化龍返天』炸完龍後,龍隊須返回龍籍點睛的土地公廟「謝神化龍」,其意功德圓滿送龍神返天。
『火旁龍』-龍愈火旁愈旺,迎龍時燃放鞭炮,有恭迎神龍的靈氣驅邪納吉之意,一方面慶賀助興,一方面增加年節熱鬧氣氛。『化龍返天』-炸完龍之後,龍隊須返回龍籍點睛的土地公廟「謝神化龍」,其意功德圓滿送龍神返天。苗栗火旁龍已與鹽水蜂炮、平溪天燈同為台灣元宵節之三大活動。苗栗舉辦『火旁龍』至今已邁入第十年,每年主辦單位精心策劃各式火旁龍活動。期望將此客家民俗活動廣為宣傳,讓國內甚至國外友人,深入了解客家文物、客家工藝、客家美食、客家產業與濃濃的客家情。 |